第272章 盘外招

铁血明骑 省墨 1488 字 7天前

杨延宜进入义州后,全军都驻扎在城内休整。

这番攻城战看似赢得轻松,但也消耗了全军大半的迫击炮弹。

火炮射出的那些铁丸和炮击炮弹残余的铁渣,都被明军小心的收集起来。

炮弹经过检查后,如果遇到变形的,则需要重新进行塑形和称重。

戚金玩了一辈子的火器,他却发现似乎第一次接触这些东西一样。

而这些操作规范,在杨延宜的亲军里早已形成了固定的文件,都有着完整的流程和对应的器具。

等到那些炮弹都收集好了之后,士兵们会将它放在木制的模具里,模具里面涂满了黑墨。

那模具是由两个半圆形的木头雕刻而成,在炮弹放在里面之后,士兵会将木模具合拢,再打开。

然后逐一检查炮弹上方是否均匀的沾染上黑色的墨水,如果有变形的,则需要回炉重新铸造。

戚金不明白,炮弹只需要口径与炮膛配合合适就行了,为什么要精细到如此的程度。

操作检查的正是李守忠,他加入亲军后就做了把总,现在已经积累军功升至千总了。

李千总看了一眼戚金,说道:“戚总兵有所不知,我们的火炮药量都是定量的,那炮弹的重量和形状也需要固定下来,这样火炮才能打得准。”

现在杨延宜原先的亲兵们,成了浙兵和川兵眼里的宝贝疙瘩,没事儿就围绕着他们转悠,学习着他们火器操纵技巧。

尤其是秦邦凭和秦民凭两人,他们川军已经闹腾了好几次,非要扔掉手里的长枪,去学火器。

秦邦凭也是这个想法,他找到了正在清点军需的杨延宜,说明了自己的来意。

杨延宜望了他一眼,说道:“秦总兵,本督曾经说过,没有无敌的兵种,是有无敌的配合。咱们的火器的确是犀利无比,但冷兵器还远远没有到达淘汰的时候。”

秦邦凭有些不理解,他皱眉问道:“杨督师,末将打了一辈子仗,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震撼过。我假设自己作为守城一方时,得出的结论是,我会全军覆没。”

杨延宜点了点头,说道:“那是因为我们耗不起,才会将所有的火器都动用起来。你可知道,就今天这一仗,就打没了我们半数的家底?”

说完,他将手里的册子递给了秦邦凭,示意他查看目前所拥有的迫击炮弹数量。

看到秦邦凭似乎还想说什么,杨延宜问了他一个问题。

“就拿刚才的掷弹兵来说,以五千人为规模,来面对五千精锐骑兵,你认为胜负如何?”

秦邦凭想了想,皱起了眉头。

他似乎明白了杨延宜想要表达什么,脑海里有那么一丝的想法,却始终捉不住那个线头。

看到这个模样,杨延宜索性将他麾下的军事将领们都召集起来,也问了他们这个问题,并让他们畅所欲言。

将领们听到这个问题,都陷入了思考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