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从哲显然已经提前跟朱由校针对此事有所沟通,也没有表达什么别的意见。
官员们也是第一次见到方从哲赤膊上阵拼杀,而不是抛一个小官出来投石问路,因此也都互相交换着眼色。
朱由校自然清楚他们的小伎俩,但今天不是收拾他们的时候,也不应该由自己出面来收拾他们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之后,就是杨延宜提报的请功奏折,此番出兵辽东大大的超过了之前制定的战略计划,虽然朝鲜依然在皇太极的掌控中,但大明君臣明显不准备讨论这个事情了。
请功奏折很长,猛如虎、虎大威出使蒙古、马汉千里奔袭镇江、陈忠、陈良全家为国尽忠、到后来徐进做内应大败康尔顿,大大小小将领的名单就有将近一百多人。
杨延宜哪有时间整理这些玩意,这也是王存孝整理出来的,其中名单与战功对应十分的详细。
朱由校本来脸色很好,可是他在看到一个名字的时候皱起了眉头。
“李二虎将军他……”他在登莱海战的阵亡将士名单中,看到了这个名字。
李二虎,原名李二狗,当初因为在 朱常洵叛乱中,杨延宜让他作为光宗的替身而与皇室所熟悉,后来光宗赐名“李二虎”。
谈到这个名字,杨延宜也沉默了,二狗子是他当做接班人来培养的,没想到……
君臣对视一眼,目光中都充斥着痛苦。
“臣还有事请奏!”杨延宜想到马林、贺世贤、熊廷弼、陈忠、陈良、李二虎这些为国捐躯的将领,眼含热泪的踏出一步奏道。
“杨爱卿请说。”
“诸位将领为国捐躯,忠魂依然镇守辽东,臣请朝廷为阵亡将士们立碑以祭奠。”
朱由校思考了片刻,朗盛说道:“朱国祚、李汝华、徐大化,由礼部牵头,户部拨银二十万两、工部督办,在午门外树立一座丰碑以祭奠之!工部尽快提出方案来!”
说完后,朱由校站起身来,指着午门的方向说道:“此碑建成之后,每逢初一十五,由礼部代表朝廷祭奠之,与国荣休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