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铁道卫设立的必要性,以后你们就知道了。”
“陈寺卿先把京津铁路修建出来,展示铁路为何需要设立卫所。”
“至于驿站的驿卒,今后必然是要规范管理,让他们作为守卫兵力。”
“还有信号塔上驻守的通信兵,也要纳入卫所管理。”
铁道卫的作用现在不明显,以后却会很重要。大明朝廷能够顺着这些大动脉,牢牢掌控各地。
如果说地方卫所是“块”的话,他们就是可以说是“条”,属于朝廷机构垂直管理,增加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力。
这些卫所的设置,还是朱由检为安置世官,所做出的努力。
除此之外,还有将来海外、塞外开发,可以设立屯垦卫。就像现在京城周边的兴州五屯卫、营州五屯卫一般。
厂矿建设和保护,可以设立厂矿卫。就像朱由检安排涿鹿和通州的卫所负责兵工厂一般,今后重要厂矿,同样可以设卫所。
山林卫同样也有必要设立,负责采伐和种植树木、防备山火等
……
各种各样的卫所,在朱由检看来需求非常大,就像武警部队,曾经有黄金、森林、交通、水电、内卫、警卫、边防、消防八大种类一般。
今后大明的卫所,也要更加专业化,分为军民卫、满编卫、简编卫、屯垦卫、山林卫、河漕卫、铁道卫、厂矿卫八大种类。
十万世官并非安置不了,只是要把他们放到合适的地方去。
四百九十三个卫将来会扩充到五百卫、六百卫,容纳更多世官,征调更多兵员。
按照这个划分,朱由检问袁可立道:
“京城还有多少卫所没有安排,属于什么种类?”
袁可立算了一下,说道:
“亲军三十六卫中,有九卫负责中城九坊、三卫负责城门。它们的类别当由陛下定。”
“另有十五个卫,由五城兵马司指挥,负责四面城门、在京城各坊征兵。它们应该属于陛下说的简编卫,只保留世官和一两千军士和军户,在三环内屯垦。”
“五军都督府直辖的有八卫,臣以为应设为满编卫,在三环外屯垦。”
“还有十二个陵卫,在天寿山陵区屯垦。”
“最后是武功中卫、武功左卫、武功右卫三个隶属工部的匠卫。”
“以及永清左卫、永清右卫、彭城卫三卫,准备迁去塞外的大宁五卫。”
“一共八十二个京卫。”
“如果算上沈阳左右卫,则是八十四卫。”
这个数字,让朱由检皱眉,思考之后说道:
“永清左卫、永清右卫、彭城卫划给装备部,和工部一样编为三个匠卫。类别属于厂矿卫,主要以千户所、百户所为单位守卫厂矿。”
“这次卫所改制时,各卫军匠优先抽调到这六卫。卫所子弟优先去当工人,征兵按军民户对待。并且优先去当工兵,主要负责后勤和军械。”
“沈阳左右卫在收复沈阳后重新建,卫所军户分给各卫补充。”
“沈阳右卫的世官作为新设的大宁右卫世官主体,沈阳左卫的世官嘛,朕打算以他们为主体,再调遣一批沿海卫所将士,在大沽和塘沽组建天津前后卫。”
“天津前后卫和本就有的天津中卫、天津左卫、天津右卫,以及在天津后方的武清卫一起,合称天津六卫,为天津守备营提供兵力。”
“现在海运越来越重要,天津的防御也要考虑起来。大沽口一带要设卫所建炮台,负责当地防御。”
“天津六卫就划入京卫之中,让京卫组成八十八卫。”
这不仅是为了数字好听,更是为了加强京城防御。
在火器技术进步后,来自草原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小。海防的地位则会越来越高,未来天津防御的重要性,甚至有可能高过京城北面的长城一带。
朱由检必须提前准备,掌握这一带的兵力。
天津六卫、通州卫,还有安排在京津道路上的羽林三卫,都是在为此做准备。
群臣有些人认为皇帝是想让数字讨喜,有些人则想到了京津一带的羽林三卫。认为皇帝把天津六卫划入京卫,未尝没有防备属于太子的羽林三卫的意味。
再加上天津的卫所划入京卫也不会增加京城的兵力,他们在这件事情上明智地没有多言,都是选择默认。
京城八十八卫的数量,也是定了下来。相比以前七十多个卫所,增加了十几卫。
然而,因为天津六卫、东宁五卫等卫所都不在京城,甚至有羽林三卫、大宁五卫被调出京。实际在京城的卫所并未增加,还减少了一些。
这让留在京城的卫所在分配屯垦土地时,更加轻松起来。(本章完)
(https://www.dingdian555.cc/html/2272/2272525/11110481.html)
www.dingdian555.cc。m.dingdian555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