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3章 斯文扫地破大防

堵门的官员全都傻掉了,但也并不害怕。一群五城兵马司的杂兵,还敢对进士老爷动手么?

一名官员抬手指向正在冲来的一队人马,大声喝斥;“大胆,以下犯上,尔等意欲何为?”

你别说,你还真别说,当兵的被唬住了,当时都站住了。

这时候研发司内贾琏站在门后喊一嗓子:“兄弟们只管动手,出了事情贾某担着,大不了这官不做了。”

一句话给了五城兵马司士兵们勇气,对啊,我们老大是谁啊?王爷府都敢杀进去,逼死王府管家的主,满京城打听打听,勋贵子弟哪有不躲着五城兵马司的?就你们这些臭鱼烂虾?

走你!为首的军官手里的木棍往下一伸一横,拦路官员被绊倒在地。两个同伴扑上去,左右按住,掏出绳子给绑个结实。被抓官员骂骂咧咧,当兵的也不惯着,直接给嘴里塞核桃!

就这样,不断有官员被绊倒绑起的时候,当第一个官员表示不用绑,不会跑的时候,剩下的官员都老实了。纷纷按照要求,举起双手,极为屈辱的被押回五城兵马司。嗯,当初给勋贵子弟准备的学习班,有一段时间闲置了,如今又发挥作用了。

一百多个官员被五城兵马司拿下,今天的京城百姓,算是吃到了惊天动地的大瓜。

这可不是李逆案,那会满城戒严呢。老百姓门都不敢出,哪像这次啊,站在路边看够了乐子。

如果要问这些官员中的任何一人,人生最屈辱的时刻,所有人都会告诉你,就是今天。

其中最惨的,就是几个激烈反抗的官员,嘴被堵上不说,手脚被绑着,一个棍子从中穿过,如同一头猪被抬着招摇过市。

消息如同长了翅膀,飞到了六部,飞到了内阁,飞到了宫里。

让下面的官员先闹一闹,属于大佬们的管用伎俩。只不过,事情的发展出乎了各路大佬的预料。

发动百十个官员去堵门,把贾琏骂一顿,用口水淹死他,怎么看都是优势在我。

谁能想到,贾琏这个杀千刀的太讲武德了,手法极其下作,用心极其恶毒。

傻子都能看的出来,前后不过一炷香的时间,五城兵马司的人马就到了,抓住了【纵火团伙】。

京城因为此事沸反盈天,那么起源也就是贾琏的那份奏折,到底写了点啥呢?

内容很简单,现在的龙禁尉只有侦察收集情报的权力,贾琏主张,龙禁尉作为皇帝的亲军,应该恢复太祖年间旧制。

什么意思呢?太祖年间的龙禁尉,有侦缉之权。就是手里有充分证据的前提下,可以直接缉拿官员,关押并审讯的权力。

太上皇登基之后,为了稳定朝廷的局势,向文武百官进行了妥协,龙禁尉只有在京城才有侦缉权,关押权力交给了刑部和大理寺,审问审判的权力,则由督察院、刑部、大理寺三家分担。出了京城,龙禁尉就剩下一个侦察权力了。

现在懂了吧?文官群体为何跳的三丈高了!

古人对名誉非常的看重,越往前的朝代越看重。

举个大家都知道的历史人物飞将军李广为例子,这位因为犯了案子,被廷尉拿下后,因为不堪忍受刀笔吏的羞辱,选择了自杀。

刀笔吏啥意思,就是审讯和记录的人员,这些人不是官,但审问的事情由他们来做。

两汉的时候,很多愤而杀人的案件被记录在册,徐庶就是这么个情况。

随着历史的演进,后人对于名声和荣誉的重视程度的表达没有两汉以前那么激烈了,但依旧非常重视。

因为个人名声如何,往往与道德有关。一些人为了泄愤,往往会在个人出版物中搞一些泼脏水的行为,后来者中某些爱好猎奇者,往往如获至宝,拿这些民间野史当证据,来作为对一些历史人物评判的证据。例如,欧阳修扒灰说。

总之越往后,科技进步了,社会财富增加了,人们的整体道德标准越来越低了。个别文艺作品甚至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动心思比如《满江红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