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二章 三国形势错综复杂

张昭大怒,厉声曰:“礼无不敬,法无不肃。而君敢自尊大,岂以江南无方寸之刃耶?”

邢贞慌忙下车,与孙权相见,并车入城。忽车后一人放声哭曰:“吾等不能奋身舍命,为主并魏吞蜀,乃令主公受人封爵,不亦辱乎?”

众视之,乃徐盛也。邢贞闻之,叹曰:“江东将相如此,终非久在人下者也!”

孙权受了封爵,众文武官僚拜贺已毕,命收拾美玉明珠等物,遣人赍进谢恩。

早有细作报说:“蜀主引本国大兵,及蛮王沙摩柯番兵数万,又有洞溪汉将杜路、刘宁二枝兵,水陆并进,声势震天。水路军已出巫口,旱路军已到秭归。”

孙权虽登王位,奈魏主不肯接应,乃问文武曰:“蜀兵势大,当复如何?”

众皆默然。权叹曰:“周郎之后有鲁肃,鲁肃之后有吕蒙,今吕蒙已亡,无人与孤分忧也。”

言未毕,忽班部中一少年将奋然而出,伏地奏曰:“臣虽年幼,颇习兵书,愿乞数万之兵,以破蜀兵。”

权视之,乃孙桓也。桓字叔武,其父名河,本姓俞氏,孙策爱之,赐姓孙,因此亦系吴王宗族。

河生四子,桓居其长,弓马熟娴,常从吴王征讨,累立奇功,官授武卫都尉,时年二十五岁。

权曰:“汝有何策胜之?”

桓曰:“臣有大将二员:一名李异,一名谢旌,俱有万夫不当之勇。乞数万之众,往擒刘备。”

权曰:“侄虽英勇,争奈年幼,必得一人相助方可。”

虎威将军朱然出曰:“臣愿与小将军同擒刘备。”

权许之,遂点水陆军五万,封孙桓为左都督,朱然为右都督,即日起兵。

哨马探得蜀兵已至宜都下寨,孙桓引二万五千军马屯于宜都界口,前后分作三营,以拒蜀兵。

蜀将吴班领先锋之印,自出川以来,所到之处,望风而降,兵不血刃,直到宜都。

探知孙桓在彼下寨,飞奏刘备。时刘备已到秭归,闻奏怒曰:“量此小儿,安敢与朕抗耶?”

关兴奏曰:“既孙权令此子为将,不劳陛下遣大将,臣愿往擒之。”

刘备曰:“朕正欲观汝壮气。”即命关兴前往。

兴拜辞欲行,张苞出曰:“既关兴前去讨贼,臣愿同行。”

刘备曰:“二侄同行甚妙,但须谨慎,不可造次。”

二人拜辞刘备,会合先锋,一同进兵,列成阵势。孙桓听知蜀兵大至,合寨多起。

两阵对圆,桓领李异、谢旌立马于门旗之下,见蜀营中拥出二员大将,皆银盔银铠,白马白旗。上首张苞挺丈八点钢矛,下首关兴横着大砍刀。

苞大骂曰:“孙桓竖子,死在临时,尚敢抗拒天兵乎?”

桓亦骂曰:“汝父已作无头之鬼,今汝又来讨死,好生不智。”

张苞大怒,挺枪直取孙桓。桓背后谢旌骤马来迎。两将战有三十馀合,旌败走,苞乘胜赶来。

李异见谢旌败了,慌忙拍马轮蘸金斧接战。张苞与战二十馀合,不分胜负。

吴军中裨将谭雄见张苞英勇,李异不能胜,却放一冷箭,正射中张苞所骑之马。那马负痛奔回本阵,未到门旗边,扑地便倒,将张苞掀在地上。

李异急向前轮起大斧,望张苞脑袋便砍。忽一道红光闪处,李异头早落地。

原来关兴见张苞马回,正待接应,忽见张苞马倒,李异赶来,兴大喝一声,劈李异于马下,救了张苞。乘势掩杀,孙桓大败。各自鸣金收军。

次日,孙桓又引军来,张苞、关兴齐出。关兴立马于阵前,单搦孙桓交锋。